10月29日上午,“盛虹儲能總部項目落戶吳江簽約儀式”在吳江東太湖大酒店舉行。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、市長吳慶文,吳江區委書記李銘、區長王國榮,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、副董事長唐金奎出席簽約活動。
項目將以鋰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為核心,打造從材料、電芯、模組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,力爭快速形成領跑行業發展、引領綠色經濟變革的全球新型儲能領域領軍企業。
項目在吳江區域規劃產能規模50GWh,將分期進行建設,總投資額200億元。其中一期將建設16GWh新型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,投資額125億元,建成后可實現利稅近30億元。
打造全產業鏈“護城河”
項目技術優勢顯著,擁有國際領先的預鋰化技術、活化添加劑、儲能電池智能傳感技術、毫秒級主動保護技術、 安全阻隔技術、大數據故障診斷和預警技術、多端直流控制技術等全鏈條“護城河”,具備新型儲能技術領域革新突破能力。
產業耦合優勢獨一無二
在電芯等核心部件,盛虹上游平臺可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膜材料、DMC電解液材料等核心原材料;同時,電芯需要的磷酸鐵鋰材料,未來也將實現自給自供,在電芯核心原料上實現65%以上的成本自控,經濟效益、環境效益、抗周期風險能力等都將處于全球領先。
全球現代能源體系大勢所趨
從2015年3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提出《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》開始至今,中央到國家各部委,關于新型儲能的規劃意見陸續出臺近20項。2021年以來,已有23個省市區提出新能源強制配儲需求,配儲比例要求多在10%-20%之間。今年3月,國家發改委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中提出,要大力推動電源側儲能發展,再次重申“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規?;?,2030年實現市場化”,并且對具體發展規模不設上限。機構預計,2022年—2025年,我國儲能復合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97.62%—112.53%的高位區間。
這些都充分體現了,盡快發展先進新型儲能,是國家戰略所需、發展所急、趨勢所向。
進軍“萬億級儲能新賽道”,看似跨界,實則與集團“化工原料大平臺+新能源新材料1+N”戰略高度統一,是上下游產業耦合能力的體現,也將進一步釋放公司新能源新材料全產業鏈優勢。